力。”
喝了一壶茶,陈家志又带着人去看新接的地。
早稻已经黄了,金灿灿一片,最多半个月就能完成收割。
两块荒地上的‘菜山’也已腐烂,一堆一堆的看着很恶心。
陈家志说道:“杂草和石头都清理干净了,先开沟打地,再把这些腐烂的菜铺在地里,都是很好的养料,下一茬菜种出来差不了。”
敖德海笑道:“在东乡菜场也有这样的经历,腐烂的菜当肥料,种出的菜很漂亮。”
整体来说,新租的地肥力还不错,唯独排水较难。
但大力开沟又会破坏肥力,后面又是雨季,调整田形的时间不多,只能保留原有基础开沟。
定下框架后,敖德海就领着人先动起了荒地。
这也是给他积累开荒经验,为以后建分场做准备。
平整、开沟、耕地、施肥、再耕、整畦……
敖德海采用了整一块播一块的开荒方法,整体性会有所欠缺,但优点是能尽快出菜。
这种方法难说好坏,虽说现在不差钱,但陈家志仍挺认同这一做法。
在花城,因为地租和人力成本增加,能做长久的大菜场极少,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
江心菜场暂时也没在他的长久规划里。
所以,也没必要在一些细节上精益求精。
在他的认知里,经营基地,一开始投入越大,吼得越欢,最后收场就有多惨淡。
“咚咚咚。”
“请进。”陈家志抬头看着进来的徐瑶,“哟,看着廋了不少,减肥卓有成效啊!”
“是吗?”徐瑶愉悦的笑了笑,“陈总,6月份的账目做出来了,业绩爆炸。”
“哈哈,也不枉全场的人都那么辛苦。”
“我先放这里了呀~”
徐瑶又小跑着出门,听脚步声就很欢快,转过身就下了楼。
陈家志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书,拿起报表看了起来。
平账是一门艺术活,江心菜场、东乡菜场和靠谱鲜生就有很多牵扯不清的地方。
但好在现金多,关起门来又都是自家人,所以倒也好做。
整个六月,江心菜场实现销售额627万元,大幅刷新了记录。
月初收尾的青椒可圈可点,菜心在月中深陷泥潭,但又在月末迎来超级大反弹。
月末8天,一共卖了520万余元,一战成名!
供港的配额任务也集中在月末超额完成,并再一次获得了优等评价。
江心菜场7月也拿到了400吨的供港配额。
开支方面,工资发了65万,给靠谱鲜生的代销费426万元,泡沫箱厂成本约25万,电费、油费、修理费等杂七杂八的支出20万。
另有月初买楼买车买农资,支付冷库和泡沫箱尾款、食堂建设等费用~
计算下来,6月的总支出便是3596元,结余2674万元。
这业绩确实很爆炸。
账户上的余额达5524万元,还有一笔给靠谱鲜生买楼的借款72万元。
有了钱,便又要思考怎么花出去。
陈家志早有了些想法,在市场投资建设冷库,扩大终端渠道的销售储藏优势。
其次建设钢架育苗大棚,现在人力成本低,育苗移栽的性价比还很高。
同时还会投入部分资金用作科研,主要涉及种子育种留种、设施和机械改进、肥料配比、配套技术等等~
培育的种子也不会对外销售,现阶段目标还是自产自销。
察看着业绩报表的同时,陈家志也在笔记本上完善着心中的想法。
500多万不是个小数字,能做很多事,除了冷库、大棚、科研,都还能剩下很多钱。
投资新菜场的事也可提上日程。
只是位置要如何选?
花城如今有了江心菜场,他更倾向于开拓其它城市的市场。
深城是一个选择,距离更近,靠近港澳,但他对那边不熟。
其次是沪市,他在沪市宝山呆过几年,对那边的种植环境更熟。
而且沪市的地租低,他记得2002年时,宝山的地租每亩才200多元。
同时市场也不小,浦东新区也才刚成立两三年,出口日韩也更方便。
只是距离花城远,不便于管理。
在脑海中思索着这两个地方,陈家志一时难以抉择。
索性暂且搁置,出门散心。
在农场工作就这点好,随时能看到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