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江城穿越之旧书箱里的故事
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磨出毛边,手里捧着《三国演义》,书页边缘卷了角,像展翅的蝴蝶。



更惊的是抬手——这双手布满老年斑,指关节有些变形,翻书时却异常灵活,绝不是我那双握鼠标、指节突出的手。书架上的书摆得整齐,分类标签用毛笔字写着,墨迹有些褪色。



“陈老先生,这本《红楼梦》还有新的吗?“穿校服的小姑娘站在书架前,手里捧着本封面破损的书。我张了张嘴,喉咙干得像砂纸,却发出苍老的声音:“没了,这是最后一本,不介意的话,我给你包上书皮。“



小姑娘笑着点头,我起身拿牛皮纸,却差点被藤椅绊倒。这具身体的膝盖不好,走路有点打弯,像台生了锈的机器。原来老先生的从容背后,藏着这样的不便。



给小姑娘包书皮时,手指抖得厉害,牛皮纸在手里像不听话的小鸟。她看着我笑:“老先生,您慢点儿,我不急。“才想起她是常客小雅,每天放学都来借书。



“今天的《读者》到了吗?“穿工装的男人走进来,嗓门大得像喇叭。我指着角落的杂志架:“到了,最后几本在那儿。“他拿起一本,突然皱眉:“怎么有页皱了?“我刚想解释是运输时压的,他已经把杂志扔回架上:“算了,不买了。“



看着他扬长而去的背影,突然觉得委屈。我们小心翼翼对待每本书,却还是会遇到这样的挑剔。就像我带看的房子,明明打扫得干净,却总有人挑出各种毛病。



中午来个收废品的,指着角落的旧书:“陈老先生,这些废书卖给我吧,一斤五毛。“我看着那些书,有些缺页,有些封面破损,却是我一本本攒的宝贝。“不卖,“我摇头,“我留着有用。“



收废品的撇撇嘴:“留着占地方,不如换点钱。“他的话像根针,刺得心里发疼。这些书里藏着多少故事,多少时光,怎么能当废品卖呢?



下午三点开始整理书架,爬上梯子时,膝盖疼得厉害,每上一步都像踩钉子。书架顶层的书积了厚灰,我用鸡毛掸子轻轻拂去,灰尘在阳光下飞舞,像群快乐的精灵。突然明白,老先生每天晒书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让这些书能多活几年。



整理到武侠区,发现少了本《射雕英雄传》。翻遍整个书架都没找到,心里咯噔一下——肯定被偷了。这是本月丢的第三本,上次是《西游记》,上上次是《水浒传》。



小雅放学来借书,见我愁眉苦脸:“老先生,是不是又丢书了?“我点点头,她突然从书包里拿出《射雕英雄传》:“是不是这本?昨天看见有人塞到草丛里,我捡回来了。“



看着失而复得的书,眼眶突然发热。原来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就像我带看时遇到的客户,虽然有些挑剔,但也有人会说句“辛苦你了“。



傍晚,穿西装的男人进来,说要批量采购员工手册。“要精装的,印公司logo,明天就要。“语气不容置疑,像在下命令。我摇头:“来不及,最少要三天。“他皱眉:“我加钱,明天必须要。“



我刚想解释印刷流程没那么快,他已经转身走了:“什么破书店,一点效率都没有。“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无奈。有些事情急不来,就像种庄稼,得有耐心才能有收获。



打烊前,小雅来还书:“老先生,明天想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笑着点头:“好,给你留着。“她走后,我坐在藤椅上,看着空荡荡的书店,突然觉得很累。



书架上的书静静立着,像群沉默的朋友。我摸着《三国演义》的封面,突然明白,开书店不只是和书打交道,还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应付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我卖房子没什么两样。



三、书页间的温暖



第二天被窗外的雨声吵醒,趴在书桌上睡了整夜,身上盖着件旧棉袄。雨点打在雕花木窗上,哒哒哒的像在敲鼓。



活动僵硬的手脚时,发现中山装袖口沾了点墨水,是昨天给小雅包书皮时蹭的。书架上的书有些受潮,页面微微发卷,像刚睡醒的孩子。



七点半,小雅打着伞来了,手里捧着热乎乎的包子:“老先生,给您带的,还热乎着呢。“她的头发湿漉漉的,像只落汤鸡。我接过包子,心里暖烘烘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今天想借什么书?“我问。她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这本,同学说特别好看。“我把书递给她,突然想起昨天那个穿西装的男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上午来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说要找1980年版的《围城》。“我爷爷以前有本,弄丢了,他一直很想念。“语气里带着期盼,像在寻找失散的亲人。我翻遍所有旧书箱,终于在最底下找到了,书页泛黄,却保存得很好。



年轻人捧着书,激动得差点哭了:“就是这本!太谢谢您了!“他非要多给五十块,我摆摆手:“不用,找到就好。“看着他开心的样子,突然觉得,开书店的意义就在这里,能帮别人找到心里的念想。



中午雨停了,阳光透过雕花木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把受潮的书搬到门口晾晒,邻居张奶奶走过来说:“陈老先生,又晒书呢?“她手里拿着双布鞋,“给你做的,合脚不?“



我穿上布鞋,大小刚刚好,鞋底软软的,走起来很舒服。“谢谢您,张奶奶。“她笑着说:“谢啥,你帮我孙女儿找的辅导书,可帮了大忙了。“



原来,我们都在彼此的生活里,互相温暖着。就像我帮客户找到合适的房子,他们也会记得我的好,给我介绍新客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