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江城穿越之面团里的非遗
年轻人喜欢新奇的,加草莓味能吸引关注”。我拿出提前熬好的草莓酱,拌进面团里,粉面团变成了淡粉色,还带着甜甜的香味,可心里总觉得不对 —— 传统面塑只用糯米面和天然色素,加果酱怕影响口感,也丢了老手艺的本。可看着直播数据单上 “观看人数停滞不前” 的数字,还是咬咬牙把果酱揉了进去。



刚捏好一个草莓小兔,手机就震动了,是老同行张叔发来的消息:“玉茹,你怎么改传统配方?这不是砸非遗的招牌吗!师父当年怎么教我们的,你忘了?” 我握着手机,指尖发颤,眼泪差点掉下来。张叔说得对,可要是没人看,这手艺就传不下去了,师父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儿子的视频电话打过来时,我正在收拾直播设备。他的背景是加班的办公室,灯光惨白:“妈,别直播了,我看你昨晚又熬到半夜,高血压犯了怎么办?” 我看着桌上没卖出去的面塑,有兔子、老虎、福袋,都是按传统手法捏的,却蒙着层灰。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话,他当时已经握不住竹刀,却还拉着我的手说 “面塑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得守住本,但也得让年轻人喜欢,不然就断了”。我深吸一口气说 “我再试试,要是真没人看,我再停”,儿子叹了口气,挂电话前说 “别熬太晚,记得吃降压药”。



户外直播那天,阳光很好,我把面塑摆在巷口的小桌上,刚捏好一个小老虎,就有个穿潮牌的网红主播过来蹭流量。他对着自己的手机镜头说 “家人们看,这老手艺没人学,我来帮她涨涨粉”,说着就要拿我的小老虎面塑摆拍。我急忙把面塑护在身后,说 “这面塑是要教大家捏的,不能随便拿”。他却笑着说 “阿姨别这么死板,我帮你引流,你还能多卖几个”,说完就要抢。



“你别欺负柳奶奶!” 一个穿校服的男生突然冲过来,挡在我前面,“柳奶奶的面塑是非遗,不能这么不尊重!” 是之前看我直播的学生,他说 “我跟着柳奶奶学捏过小兔子,这手艺特别好,你不能随便拿”。网红主播愣了愣,骂了句 “多管闲事”,灰溜溜地走了。我握着男生的手,心里暖烘烘的,原来我的坚持,真的有人看见。



深夜整理面塑时,发现白天摔变形的小老虎面塑被修好了,耳朵捏得圆圆的,眼睛也粘得很整齐,旁边放着张纸条:“奶奶,我觉得您的面塑特别好看,我想学,明天还来看您直播”,字迹歪歪扭扭,是个孩子写的。我摸着修好的面塑,突然明白师父说的 “守住本也得创新”—— 不是改配方,是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展示,比如教捏他们喜欢的动漫角色,同时保留传统揉面、塑形的手法。



手机突然弹出直播数据:“今日新增关注 127 人,有 18 人咨询面塑购买”。我看着数字,眼泪终于掉下来,指尖的面粉沾在脸上,有点痒,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原来只要守住匠心,慢慢走,总会有人看见非遗的好。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孩子写的纸条夹进《非遗面塑传承手册》里。窗外的月光照在 “省级非遗面塑传承基地” 的铜牌上,泛着温润的光。我突然明白,自己守的不只是面塑店,是师父的嘱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也是无数人藏在心底的 “慢时光”—— 哪怕再难,也要让非遗活下去,让更多人知道,面团里藏着的,是中国人的匠心与浪漫。



三、粉香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糯米香。我摸了摸指尖,没有面粉的黏腻感,只有传单边缘割出的细小伤口。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文创店老板发来的:“柳奶奶火了!有人把她直播的视频发了出去,现在好多人来店里学面塑,还有学校请她去讲课呢!”



跑到 “柳记面塑” 门口,看见柳玉茹正教一群孩子捏小兔子,孩子们的手上都沾着面粉,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孙女在旁边帮着调试镜头,直播弹幕里全是 “柳奶奶好厉害”“想学面塑” 的评论。张叔也来了,手里拿着袋糯米粉:“玉茹,之前是我太固执了,你这直播做得好,把咱们的面塑传出去了,这糯米粉你拿着,下次教大家捏传统福袋。”



“小伙子,发传单呢?” 柳玉茹看见我,笑着挥挥手。她的蓝布衫还是沾着面屑,却比任何时候都精神,眼底的血丝不见了,嘴角一直带着笑。“现在好多年轻人来学面塑,” 她指着店里的展示架,上面摆着各种面塑,有传统的锦鲤、福袋,也有年轻人喜欢的动漫角色,“我还开了线上课,教大家用传统手法捏新造型,这样既守住了本,又能让更多人喜欢。”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孩子们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柳玉茹面团里的秘密 —— 那些粉面团不只是用来捏面塑的,是她把对师父的嘱托、对非遗的坚守,揉进了每一次塑形里,把传统的温度,藏在了每一个面塑的细节里。就像那只修好的小老虎,看似普通,却承载着孩子的喜欢;就像她的直播,看似笨拙,却让非遗在新媒体时代,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明天我还要来给柳奶奶送些新的传单,她昨天说 “想把线上课的消息传出去,让更多人能学面塑”。顺便问问她,什么时候能教大家捏中秋玉兔,我也想试试,把月光揉进面团里,到底能捏出怎样的温柔。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