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宁远决策0 难(02)
他叫拥军将这里的边夷进步青年组织起来办培训班,让懂边夷语言的文化教员给他们上课。



教授大家文化知识,宣传岷江军的主张。



那些敢造反的,必须坚决清剿,但决不允许滥杀无辜,新军是有纪律的部队。



这天下之大,说白了都是一家人,华夏一家亲嘛。



赵晓兵估摸着,当下这些部落不少都是看风使舵的,新军上去了,就是大宋的。



守不住就两说了。



他叫拥军先别宣传,手上先动起来,用实际行动废除农奴制,把底层的农奴解放出来就是一大胜利。



就从他的州府边上做起,一步步走出去。



再不搞官家那套什么鸡摸,鸭摸了。



想想看,朝廷长期靠给这些头人封官许愿治理地方,摸了上百年,稍一不满意就反叛找麻烦。



还不如把行政管理网络铺开来,将这些土黄皇帝慢慢削去,让老百姓真正当家做主,自然有人拥护的。



次日,赵晓兵离开阶州往回走。



大家都没有骑马,他给胡拥军讲李兴志说得好,这边虽贫瘠,但是真的有马,他让罗泽宽拨款过来,慢慢买马组建骑兵,还可以拉动经济发展。



这场大战下来的伤兵,就要归队了,伤情严重的说服他们退下来,担任联防队骨干,到时候给他送一批过来,都要安置好,让他们扎根在这里。



这些见过刀光剑影,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兄弟,个个都是宝贝。



拥军听着不住点头。



又叫拥军先做准备,说若年底无战事,旅长们还要回罗城集体学习,由易师傅给他们上课。



今后的仗会越打越大,不学习不行。



两人一直走出去七八里地才分手,拥军还专门派出一个连保护送行。



十日后,赵晓兵重新回到凤州。



此时的凤州城已经修葺一新,虽说就是用石灰水简单洗了个脸,但看着灰瓦白墙,还是挺清新,舒服的。



有陈吉林坐镇,他很放心。



丽颖说王飞在等他回来呢,她让建华派人通知去了。



这半月里,金人连连进犯大散关前新寨,他们想打,收复宝鸡。



赵晓兵一把将她揽进怀里,面对面地问她:“想报仇了?”



丽颖把头埋到赵晓兵胸前,不说话。



她说的情况不像蒙古汗国应有的做派,赵晓兵担心他们都想打,合计来游说他了。



丽颖身子还在发抖,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赵晓兵将她紧紧地搂在怀里,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好一会儿她才镇静下来。



他在丽颖的额头深深地吻了一个,慢慢松开,轻轻拍了拍她脸蛋道:“遇事首先要冷静,冷静。”又送给她嘴上两个啵才放开。



稍后,王飞来了。



他说最近宝鸡那边频繁骚扰新寨,又派人来青野原求和。



他想打了。



赵晓兵问他现在有多少人,多少枪,多少炮,宝鸡侦查清楚了吗,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真有把握?



王飞不开腔了。



陈丽颖给他送来茶碗。



赵晓兵躺在椅子上,阳光透过树叶缝撒到他身上,还是有点咬肉。



想一阵,他坐起来说道:“我意已决,今年按兵不动。”



他先王飞说远点。免得他一天到晚来缠着。



既然已经打算进军天水的河谷地,这边绝对不能乱了。



他又耐心地开导了王飞一番,告诉他这边现下要稳定,让他回去抓紧练兵,发展队伍。



赵晓兵说如果他回罗城,就让王飞来指挥第三旅,第七旅和预备旅统一行动。



晚上,丽颖收集整理了晓军、兴志的情报给他,请求发起收复天水军全境的战役。



赵晓兵只写了“全面侦查,充分准备”八个字,让她传书晓军,李兴志,胡拥军三人。



现在,他倒是有点犹豫了,究竟打不打?



虽然他知道宋蒙要合议灭金,这段时间里是个难得的窗口机会。但是河西是蒙古人的重要生活地区域,他们舍得丢下吗。



权衡左右,他一时下不了决心,天黑下来还在那椅子上躺着。



此时,他才隐隐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越来越重。



决策是多么的艰难。



那是要对上万兄弟负责的。



稍有不慎,就会给岷江新军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时的天水、宝鸡周边形势异常复杂,蒙军前面打过,阶州,岷州按理已经算是蒙军的了,只是他们新败,无暇顾及。



再加上蒙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