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55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
br />


李祖娥继续用平静的语气追问道。



“臣并无异议。”



众人稀稀拉拉的答道,总算没有在里面听到反对的声音。



“如此甚好,那么今日退朝吧。”



一声令下,太监喊了一句“退朝”,李祖娥先行离去,留下了一群懵逼的朝臣,面面相觑。至于冯子琮,早就如死狗一般被大殿内的卫士拖走,不知所踪了。



……



已经入夜,杨府的书房里,杨愔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喝闷酒。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一个男人最私密的地方,永远都不会是卧室!



读书人最私密的地方在书房。



跟老婆说一句“我在书房读书”,把门一锁,就是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私密空间。



无论是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情,都没人打扰。



杨愔在书架上找到一个册子,上面的文章,都是他亲自抄写的。



每次高伯逸给高洋的策论,后者转交给杨愔以后,杨愔都会抄录到这个册子里。这里包含了很多高伯逸所独有的“治国思路”。



常常会让杨愔感觉惊叹。



手腕是比较稚嫩,然而思想却异常深邃,杨愔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自愧不如的感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圣贤真是诚不我欺啊。”



杨愔感慨的叹息了一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杨愔看到策略上的一句话,愣神了好半天。这是高伯逸写到策略里的一句话,从前一晃而过就过去了,他也没有去多想。今日看到这句,才感觉如五雷轰顶,仿佛真相大白。



杨愔一直都认为看不透高伯逸。



你说这人是个玩弄权术一直往上爬的吧,他又不完全是这样。



可是这个人呢,跟他和崔季舒等人又完全不同,他完全不会忠诚于什么人,他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



甚至是很多危险的想法。



记得有一次高伯逸跟高洋一起喝酒的时候,似乎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在高伯逸的眼中,已然是看不起任何人。



他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尊敬你,但在内心里,却未必看得上你。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年轻貌美的女子傍上只有钱财在手的垂暮老人,如果你没钱,那么在这名女子眼里,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高伯逸会不会认为,如果没有宰辅这张皮,他杨某人就什么都不是呢?



杨愔心中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来。



他自嘲一笑,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今天这出戏,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高伯逸逼自己走人罢了。这一幕当然是小试牛刀,伤不到自己,可是后面那些招数,绝对会逐渐加码!



杨愔虽然是第一次体会高伯逸的招数,可是在此之前,他冷眼旁观之下,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套路。



政治,果然是血淋淋的啊。此时此刻杨愔也有点后悔没有听崔季舒的话。



如果上次朝会的时候,一开始自己就以身体不好为由乞骸骨,倒是可以免去今日之辱。当然,如果今天赖着不走,那么下次朝会,自己恐怕就会非常狼狈的离开。



做人难,做宰辅更难,做齐国的宰辅难上加难!



“阿郎,高都督来了,就在大门外面。”



书房外传来老婆高氏的声音,颇为忧虑。



“行了,我知道了,让他进来吧。”



杨愔不耐烦的说道,连身子都,懒得挪动一下,更别说上去迎接了。



如今他已经至仕,不用去想着怎么跟高伯逸打交道了,自然也不想理会这个心狠手辣的小兔崽子。



很快,一身棉袄的高伯逸,就进入到杨愔的书房里,四处打量,最后坐到这位胖乎乎的“前宰辅”面前。



“你是来看老夫笑话的么?可惜啊,老夫已经想明白了,随你便吧,无所谓了。”



杨愔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想了想,起身在书房的某个抽屉里拿了个花里胡哨的酒杯,放到高伯逸面前,给他也倒了一杯酒。



“当年先帝(高洋)送给我的,据说来自大秦(古罗马),不过我从未用过。”



杨愔感慨的说道。



杯子是比现代高脚杯要短一些的“高脚杯”,看上去是银色的,也很可能是银质地。和齐国常见的花纹酒杯不一样的是,这个酒杯上刻着浮雕。



一个没穿衣服的女人,坐在一个同样没穿衣服的男人身上,似乎还有一排没穿衣服的女人,站在这男人身前“等待挑选”。



这很有可能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