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41章 让百姓读书
那个纨绔说了什么?



“他说……”



贾平安越听越诧异。



“阿姐,这些都是寻常的学识啊!”



武媚咬牙切齿的看了殿门一眼,“你去问问那些官吏,有几个能知晓这些的?这等堪称是秘传的学问在新学却尽人皆知,你……”



贾平安知晓是自己轻忽了,但他是故意的。



后世关于社会结构的学问很多,各种媒体中都能看到,让人一目了然。



可这是大唐的啊!



贾平安说道:“阿姐,新学的前辈们行遍天下,见过那些最贫苦的百姓,见过那些最倨傲的贵族,百姓如牛羊,贵族如神灵……他们见到了在这等构架下的王朝兴衰。”



“那些前辈为此迷茫……他们也在苦苦寻求破解之法。”



“百姓?”武媚问道。



贾平安点头,“天下人为何不能融入天下?为何要让一小撮人把持着权利富贵?看看史书,那些人享受了荣华富贵,只会变得越发的贪婪,越发的短视。他们执掌着王朝,最终只会走向衰亡。”



肉食者鄙!



这话唯有多看史书才能深刻的理解。



“新学认为不能高看了人性,人心本恶,本贪!一个善良的人在这个名利圈中滚几圈,就会染上一身臭味,谁也逃不脱……那等能漠视了名利的有几人?”



“天下多少人,为何就只能从一小撮人中去挑选治国之才?难道人才就只能出在这等家族之中?非也,臣以为人才更多的是在百姓之中。而要想让这些人才脱颖而出,唯有……读书!”



他迂回了多年,为此一步步的谋划,最终走到了今日。



让百姓读书!



当百姓通过格物知晓了世间万物的根本后,当他们通过社会等学科知晓了这个世间的构架后,当他们轻松能算出那些数目后……他们的眼界就会豁然开朗。



“百姓读书后,他们会琢磨如何让田地丰收,如何让器物更坚固锋利,如何能让看似不起眼的蒸汽为我所用,如何能更好的击败敌人……”



“陛下,天下人才无数,往日的帝王也曾求贤于乡野,但那更多是作态。臣也是来自于乡野,臣如今能站在此地,陛下看重,阿姐的照拂让臣感激不尽,但若是臣没有才能,今日也只是一介弄臣罢了!”



他躬身告退。



法子我说了,做不做看你们自己了。



身后,帝后目光深沉。



贾平安随后就去了高阳那里。



新城也在,两个女人正在说些明日去打马毬,后日去踏春的事儿。



“小贾可想去?”



贾平安下意识的想摇头,李朔大声的道:“阿耶你答应我的……”



咦!



贾平安一想还真是。



“好。”



李朔欢喜的道:“那我去带我的东西。”



小孩子也有许多小玩意儿,贾平安笑眯眯的道:“我帮你。”



父子二人忙碌一阵,李朔满头大汗,欢喜的道:“阿娘,今日就去吧。”



高阳不禁莞尔,“后日才去。”



哎!



小小的娃娃叹息着,贾平安揉揉他的头顶。



在这里吃了午饭后,贾平安准备去曲江池,路上沉思着。



李隆基为何走进了死胡同?



表面看是因为土地减少引发了府兵制崩溃,募兵制引发了藩镇。但从深处看,却和统治阶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舅舅!”



大外甥竟然出宫了。



“舅舅!”李弘兴高采烈的招手,贾平安策马过去。



随行的三十余侍卫警惕的看着周围,贾平安问道:“你出宫作甚?”



“阿耶让我出宫来看看民情。”



这是皇帝的应对吗?



要让百姓读书……先了解百姓在想些什么。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随行的张颂和蒋峰等人明显的不以为然。



“太子该读书。”蒋峰很是惆怅,觉得皇帝这是在放养太子。



“可这位就是让太子经常出宫体察民情的鼓吹者。”张颂用下巴冲着贾平安的背影扬了扬。



贾平安加入了进来,张颂等人发现自己作为主导者的地位变了,变成了从属。



“去城外吧,城中好歹是天子脚下,说的话并不具有代表性。”



“为何?”



李弘不解。



贾平安说道:“天下人在何处最多?”



李弘想都没想,“乡间。”



“那么咱们就该去乡间探听百姓的声音。”



“好!”



太子一脸严肃。



一行人绕过了贾家庄和李义府的庄子,李弘还问了一番。



再过去就远离了水渠,土地也贫瘠了些。



一个村子悠然出现在眼帘中。



“就去这里。”



……



求月票!!!



晚安!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