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2章资助李自成
多尔衮声东击西,明面上大兵南下,实际上却偷袭晋北。



清军绕道蒙古破边,而顺军在蒙古境内没有眼线,直到清军破口而入,清军杀入晋北,顺军才反应过来。



现在清军攻入晋北,高欢的压力无疑一轻,众多将领也纷纷松了口气。



毕竟清军大军压境,身后南京朝廷又与他们不对付,忠武军等于是腹背受敌,让他们难以安心和清军作战。



现在清军去攻击河东,同李自成打起来,便等于分担了联军的压力。



赵铭看完军报,递给身边众将,沉声道:“清军偷袭河东,我们算是安全了。不过若是李自成丢了河东,清军今岁入冬,必会再次南下进攻我们!”



高欢说完,遂即拔马缰道:“走!回营商议!”



现在黄河解冻,北岸的清军没有渡船,一时间过不来,而且清军既然突袭河东,那么短期的战略,必定是南守西攻。



高欢看了黄河对岸一眼,遂即领着一众人,下了河堤,返回开封城。



~~~~~~



在高欢得到清军突袭河东消息时,城内众人早就先一步得到了消息。



周延儒、丁启睿等人都意识到,随着清军突袭河东,同李自成交战,他们的机会便来了。



高欢回到开封,奔驰到行辕前时,众人已经在节堂等候。



“督军!周阁老他们等候多时了!”刘黑子上前道。



高欢翻身下马,将马鞭丢给刘黑子,遂即大步走进行辕,径直来到节堂。



这时,周延儒等人坐在里面,正议论纷纷,讨论着清军西进带来的影响,还有怎么趁机把潞王赶下台。



“督军到!”节堂外,甲士双腿一并,挺起胸膛,大声喊道。



节堂内众人闻语,纷纷起身,便见高欢等人,大步进来,于是拱手道:“侯爷!”



高欢走到帅位坐下,微微颔首,“看来大家都知道了!”



周延儒道:“侯爷!建奴攻击河东,我们正好可以抽身南下,夺取南京,拥立新帝。”



高欢颔首,不过却道:“确实要趁此机会南下!只是清军若夺取河东,对于我们也是极为不利。”



虽说高欢早料到清军会突袭河东,但是却没有提醒李自成。



这并不是说,高欢想让清军占据河东,而是希望李自成能够在河东缠住清军。



高欢是把李自成当工具人,希望他能为自己争取一年半载的时间。



只要高欢能够整合南方,让江南的赋税供自己使用,那么忠武军背靠南方富庶之地,把清军挡住就不是一件难事。



现在南京已经拥立潞王监国,而潞王随时可能称帝,在南京建立新朝。



周延儒还想着能够继续当首辅,自然希望高欢能够快点南下,推翻潞王小朝廷。



“莫非侯爷还要参与河东大战?”周延儒不禁问道。



高欢见他急切的神情,微微颔首,却又摇了摇头,“阁老放心,本督不会直接出兵,可也不能看着清军攻下河东。”



虽说河东易守难攻,李自成又在河东集结了重兵,但是高欢依旧不看好李自成。



周延儒听说不会直接出兵,便放心了一些,“侯爷的意思是?”



从察觉到多尔衮要玩阴招,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高欢内心就已经有了盘算。



“第一是发檄文,联顺抗清!”高欢沉声道。



现在李自成没有灭亡明朝,逼死崇祯帝,联顺抗清的阻力没有历史上那么大。



这也不是朝廷做出决定,而是高欢个人所发,谁也拦不住他。



周延儒等人听了,都没有多大反应,他们也清楚高欢的套路,所为檄文有时候就是随便一发,根本算不得数。



不然,民间也不会,有人嘲讽他为“传檄督军”。



这时,高欢继续说道:“第二,让孙传庭、袁时中在河北和山东进行破坏,牵制清军兵力。同时黄河沿线,要留足兵力进行防守,严防清军渡河。”



这点众人也没有意见,这既是防守黄河,同时也是牵制清军兵力。



毕竟,高欢要防着清军过河,清军同样要防着高欢过河,偷袭河北。



“最后,便是给李自成送些军械和粮食!”高欢沉声道:“当然,头一批是免费送,后面就需要他拿钱来买了。李自成占据河东,缴获极为丰厚,他出钱,本督出军械和钱粮,定能将建奴拖在河东。”



周延儒等人回过神来,原来高欢是打这个算盘。



一时间,众人内心不禁有些同情李自成,身为大流寇,大顺皇帝,居然被高欢视为工具人。



这是拿李自成当挡箭牌,还要赚李自成的钱啊!



宋献策笑道:“李自成兵马众多,银子也多,就是缺粮食和装备。如果有我们出售粮食和军械,那么肯定能与清军打个旗鼓相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