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事。但是自那夜之后,整个大明各大州县官员,甚至是边关武将都兴起了给魏忠贤修生祠的风气。
至于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只要你给魏忠贤修了生祠,那就说明你跟魏忠贤是一路的人。从此以后无论是你要做什么事都很通畅。这一点好处是大多边关将领给魏忠贤修生祠的主要原因。
只要给魏忠贤修了生祠,那他就可以放心的领兵打仗。至于他打仗所需要的一切魏忠贤都会给他解决,朝堂上也不会有人找他不痛快,让他束手束脚。更重要的是魏忠贤还会有事没事给他们下一道圣旨褒奖一下他们,让他们作战更有动力。
至于关于魏忠贤要不要篡位自立这事很快就被给各州县官员都魏忠贤修建生祠这事给盖了下去。而在魏忠贤如此权倾朝野,但他却是丝毫没有打算当皇帝的心越发明显的时候。阉党官员便渐渐不再称呼魏忠贤为督公,也不叫魏公。而是叫那“九千岁!”
九千岁这名头才一出,京城的百姓率先跟着叫了起来。更有不拜万岁拜千岁的童谣传遍京城,一时之间让魏忠贤有些如芒在背。
但是话说回来,他倒是挺喜欢听别人叫他九千岁。毕竟万岁他不想要,一般王爷的千岁他又看不上。而这九千岁倒是正合他意。最重要的是魏忠贤觉得自己绝对配得上这一声九千岁。
他认为他掌控朝堂这些年,比东林党掌控朝堂好的多了。虽然常被百姓骂,但是好歹是吃饱饭骂着的。如此,魏忠贤心中倒也安心。
不过随着百姓口中的九千岁逐渐变成九千九百九十九岁的时候。魏忠贤是真的有些慌了。因为这和万岁就差一岁啊。
魏忠贤觉得,他有必要进宫去给朱由校说道说道这事。因为他觉得朱由校还年轻,要是经常耳边有着有心之人说这话,他难免会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