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9章 离宫
r />
“魏军治军严明,二皇子贵为皇子,怎么可能强抢良家子?都是这些小人作怪!”



“七公主赏罚分明!”



酒肆之外,喝彩赞叹声不绝于耳。



徐彪被人带下去包扎伤口。



瑶英头皮发麻,身子微微颤了颤。



谢青看她一眼,抬脚一跨,挡住地上那滩血。



看不见淋漓的鲜血,瑶英心里好受了点,轻轻舒口气。



长史看着李瑶英长大,见她神色不对,知道她这是想起了五岁时的旧事,心中泛起怜惜酸涩,叹道:“这种腌臜事让老奴来做就是了……公主娇贵,见不得这些血腥。”



瑶英摇摇头:“当日事,当日毕。今天不处置了徐彪,二哥的名声就真的败坏了。”



李德不会允许李仲虔威胁李玄贞的地位,对他多番打压。



李仲虔便自暴自弃,不怎么约束部下。



部下常常借着他的名头为非作歹,他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差。



李德嫌他浪荡,世家觉得他轻浮冷酷,百姓骂他残暴狠毒。



他身陷重围时,没有人伸以援手。



他少年时就跟随李德冲锋陷阵,为国征战多年。



年纪轻轻埋骨黄沙。



死后,连块碑都没有。



李玄贞为什么这么恨他们?



瑶英出了一会儿神,吩咐道:“派人留意坊间动向,不能让人借着这个由头抹黑我二哥。”



“日后二哥部下再有人触犯军规,照例处置,不能轻放。”



“记得派人去升平坊,找到那些被徐彪拘禁的良家子,放她们归家。”



“老奴明白。”长史点头,顿了一下,“公主,对殿下来说,他的名声没有您重要,您千万得保重身子,下次碰上这种事,让老奴来处理吧。”



二皇子出征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句句都是嘱咐他好好照应七公主,其他的事一句没提。



瑶英笑了笑:“我晓得。”



她刚才看着平静从容,眼睛都没眨一下,其实心里是有点怕的。



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



本坊官员赶过来禀报,那几名女子已经被送回家妥善安置。



瑶英嗯一声。



转身上马,不远处一片鼓噪声。



那群跟了她半天的少年郎们身骑骏马,围在门庭前。



“公主英明!”



“公主威武!”



“公主,以后这等事就让我卢恒生来代劳吧!别脏了您的眼睛!”



瑶英嘴角轻轻抽了抽。



还以为他们早就被吓跑了。



她看着被堵得水泄不通的前门,道:“从侧门走吧。”



谢青应是,跟着她从侧门离开。



走在最前面的护卫忽然勒缰停马,拔刀指着上方,怒喝:“什么人?!”



瑶英顺着刀尖所指的方向看去。



侧门临着一道高墙,墙边开窗,一道清瘦的身影趴在二楼窗边,双手攀着栏杆,大半个身子狼狈地挂在外面,锦袍随风飘荡,飒飒作响。



酒肆的人慌忙跑了过来:“他不是刺客……”



“对,他不是刺客。”



护卫看清挂在栏杆上的青年,收起长刀,促狭地低声接了一句,“他是嫖客。”



话音刚落,青年支持不住,手上力道一松,摔了下来。



尘土飞溅。



谢青护着瑶英后退。



瑶英摸摸乌孙马,漫不经心扫一眼摔落在马蹄前的青年。



青年窘迫不堪,挣扎着想爬起身,目光和她的对上,一张面孔霎时涨得通红,羞得抬不起头。



瑶英几乎能感受到他脸上灼烧的热度。



她心中一动。



难道是认识的?



正待细看,轰隆隆的鼓声自南向北咚咚响起,一骑红尘穿过长街,直奔皇城而去。



“圣人凯旋了!圣人凯旋了!”



瑶英惊喜地抬起头。



这是她盼了很久的报信鼓声,大军凯旋,二哥回来了!



她轻轻一夹马腹,调转马头,往城南方向疾驰。



谢青和护卫也跟着掉头。



马蹄声碎,漫天细尘。



青年躺在地上,灰头土脸,呛得直咳嗽。



李仲虔是及时行乐的性子,走马章台,千金雇笑,加之还没娶正妃,不在外征战的时候,时常和部下通宵达旦地宴饮。



李家男人个个精力旺盛。



大军凯旋,李仲虔接下来少不了应酬。



瑶英叮嘱哥哥:“阿兄,你别空着肚子吃酒,吃酒之前先用些汤饼,还有,少吃点酒,多饮伤身。”



他喝起酒来豪饮千杯,次次喝到烂醉。



李仲虔听她嘱咐,手指曲起,笑着刮刮她的鼻尖。



“记住了,管家婆。”



瑶英送他出去。



李仲虔推她进内殿:“别管我了,你今天累了一天,早点安置。明天阿兄给你带崇仁坊你最爱吃的羊肉胡饼。”



瑶英眼珠一转,趁机趴在他肩上提要求,撒娇道:“还要他家对面果子铺章阿婆亲手做的千层酥。”



李仲虔想也不想地道:“好。”



瑶英的声音更加娇软甜美:“阿兄再帮我沽一壶绿蚁酒吧,我就爱浊酒。”



李仲虔挑眉。



瑶英摇他的胳膊,拉长声音:“阿兄,求你啦!”



李仲虔低头拧她鼻尖:“休想!”



瑶英撇撇嘴。



李仲虔对她千依百顺,她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唯独这点管得严,连护卫都得了他的警告,盯着不许她碰酒。



上次吃酒都是去年的事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不知道他们能活到几时,痛痛快快喝点酒怎么了?



他把酒当水喝,却不许她沾酒。



瑶英气恼地放开李仲虔的袖子,转身往里走。



刚踏出两步,耳畔一声轻笑,李仲虔坚实的胳膊勾了过来,轻轻揽住她的腰。



他惯使双锤,力大如牛,瑶英整个人被带着转了个身,一头撞到他胸前薄甲上。



李仲虔扶稳瑶英,摸了摸胸前的小脑袋。



“果然长高了。”



以前只到他胸甲雕刻虎头的高度,现在快到他肩膀了。



瑶英立刻转嗔为喜。



魏郡李家是武将世家,儿郎挺拔健壮,女郎高挑丰硕。



哥哥李仲虔身长八尺,李玄贞也身姿矫健。她从窜个头的时候就盼着自己能再长高点,每次李仲虔出征回来就拉着他量量自己到他哪儿了。



瑶英伸手比了比自己头顶到李仲虔胸甲的地方,满意地勾唇轻笑,踮起脚继续往上比:“我还能再长点。”



李仲虔一脸戏谑,伸出两根手指在她眼前晃了晃,按着她的肩膀往下压,让她老实站好。



“想长高点就乖乖听御医的话,按时吃药,不许沾酒。”



瑶英豪气地摆摆手:“不沾就不沾。”



她知道李仲虔是为自己好。



李仲虔含笑目送她进去,转身出宫。



已到宵禁时候,万家灯火,夜色朦胧,如银月光洒满寂静的长街,高低错落的恢弘殿顶宫墙之上一片无垠夜空。



繁星闪烁,似嵌有万点银鳞。



长史早已等在宫门外,听见苍凉的更声中骤然传来急促的蹄声马嘶,驱马迎上前。



李仲虔肩披白袍,单骑飞驰而出。



长史跟上他,汇报了几件要事,道:“大王,徐彪方才求见,老奴打发了他。”



夜色里,李仲虔轮廓鲜明的脸孔有如刀削斧凿:“他见我做什么?”



瑶英已经和他说了白天的事。



长史道:“他来负荆请罪。”



李仲虔冷笑了一声:“请什么罪?”



长史答:“徐彪说,他知法犯法,抢掠良家子,这是其一,其二,他让公主受惊了。”



七公主见不得血。



李仲虔嘴角轻扯:“他断了两指,可有怨愤之语?”



长史笑答:“没有,徐彪酒醒了之后,不仅没有怨言,还大笑数声,说七公主不愧是您的同胞妹妹,他心服口服。徐彪曾立过军令状,若非公主留情,他断的不是手指,而是项上人头,他虽是个粗人,倒也还懂得些分寸。”



李仲虔淡淡地唔一声,道:“算他识相。”



长史明白,徐彪的命保住了。



假如徐彪断了两指之后抱怨公主,李仲虔绝不会留下这个祸害。



几名亲兵提着灯远远缀在后面,黑黢黢的坊墙深处传出隐约的歌舞欢笑声。



长史接着说:“大王,那些被抢掠的女子已经被送回家中,公主还下令彻查王府和军中可有将官违反禁令,骚扰百姓……”



他停了下来,欲言又止。



李仲虔不耐烦地道:“有话就说。”



长史叹口气,语重心长地道:“大王,您帐下诸如徐彪、吕恒、孙子仪等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之辈,桀骜不驯,粗野蛮横,经常公然违反禁令,有碍您的名声,您何不趁此机会整顿军纪?借徐彪之事震慑他们,让他们收敛一二?”



这些话长史早就想说了。



……



谢家世代经略荆南,四世三公,阀阅巨室。族中人才辈出,子弟皆为芝兰玉树,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文武皆精。



到了前朝,藩镇割据,群雄并起,天下四分五裂,长安几易其手,关中平原生灵涂炭。



为了将凶狠残暴的异族驱逐出中原,中原几大势力结成短暂的同盟。



荆南当时无虞,但谢家太爷为顾念大局,毅然率领族中子弟北上抗敌。



那时族中老、壮、青年三代全都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连垂髫少年也不例外。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