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130 风骨如此
来的人都是附近几个地区的大老板,由自己组织的收藏协会管事的带队。



这些老板身家都是九位数级别的,毕竟现如今盛世空前,早年的积累和机遇,几年时间就做大做强。



有了钱自然还要更近一步,那就是奔着世家门第发展,必须得附庸风雅,也玩玩高品位的东西。



就像是封建社会的皇帝一样。谁不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做皇帝。



早些年的的附庸风雅,那就是买一大屋子的书,世界名著、神州名著,医学、物理、天文地理等等反正什么贵的好的统统买回来,从不去看,有了就行。



后来嘛,就变成宴请名流贵胄,再后来。收藏,成为了第一首选。



身家几亿,几十亿的老板们现在多得伤心,他们不缺钱。缺的是阅历和眼界。



随着古董热的兴起,以前看不见的古董逐渐出世,一个接一个的天价落槌价让所有人都疯了。



以前的收藏是爱好,现在的收藏早已变质,成为了一种投资。



比任何暴利行业还要暴利的投资。



刚入古玩这一行,没有任何一个老板和普通人不会吃亏上当打眼的。



就算没打眼,收到的那些个东西也不过普通平常的垃圾货。



而真正的精品古董价格一路走高,动不动就是百万千万亿万的天价,高额的利润也让无数造假者前赴后继,趋之若鹜。



更有那些下套的,埋地雷的,连环套的,假拍卖的,国宝帮的,大量的歪门邪道充斥全国,搞得乌烟瘴气。



因为古玩行里特有的规矩,无数玩家藏友被坑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



无数老板一次又一次的吃亏上当却是铁了心的不见棺材不掉泪。



这几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骗子们的手段被大量披露曝光,全民收藏渐渐理性。



很多骗子的伎俩和手法早已行不通,转而改为更先进的科技手段。



现在的鉴宝。才是真正的考眼力,考学识。



所以现在的富豪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大专家。



眼前几个就是真正的专家,平日里请都请不来的。



对于本省的顶级专家大咖,富豪们更是毫不吝啬,见面就是超级大红包!



a4纸大的红色大包鼓起老高,见人一个,这是规矩。



金锋跟着三个老头却是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么年轻的少年,必定是三个人的某个学徒子弟,随便给一个小红包就行。



虽然是小红包,但也有那么整齐的一叠。



这只是红包,还不是鉴定费!



真要算鉴定费的话,还就不是这个价了。



鉴定费说白了,也就相当于原来的润笔费。



润笔费的由来可是要推到五代十国的北周时期了。



北周时,郑译与杨坚是同窗好友,又帮助杨坚篡周建隋,但因贪赃枉法被弹劾,贬为开府、隆州刺史。



后来,他奉诏回京治病,隋文帝杨坚下诏恢复郑译沛国公的爵位和上柱国的官职,当场命内史令李德林起草诏书。



这时。高颎对郑译开玩笑说:”笔干了。”



郑译笑道:”我出为刺史,拄着拐杖回来,没得到一个钱,用什么给你润笔?



这就是润笔费的由来。



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会出现非常出名的一些俊杰大家,深受世人敬仰,有钱的富豪商人就会登门一求墨宝。



求字求画的都是些有钱人,一幅字一幅画,就会给人名家大师奉上金银若干。



久而久之,润笔费也就成了习俗,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风雅的事情,也不是铜臭的交易。



其实,就是个买卖。



最出名郑板桥,他算是一绝了。



他将字幅的大小与价格联系起来,并称”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这等坦荡的风骨,怪不得画出来的竹子会如此高雅高洁。畅达遒劲。



往上推,还有一个也是很牛逼的大咖。也是世人耳熟能详的一位人物。



唐寅唐伯虎。



唐伯虎可算是在神州甚至在全世界有神州血脉的地方里相当出名的一个了。



因为有喜剧大师周星星的《唐伯虎点秋香》让唐伯虎的名气天下尽知。



传说唐伯虎早年落魄,以卖画为生,久而久之有了点名气。



有一天有个土老肥财主登门买画。砸了一大笔银子出来,叫唐伯虎给弄个定制的画出来。



那就是要求唐伯虎在一张画纸上画上一百头骆驼。



唐伯虎愉快的接下了这个定制单子。



很快就画好了。



土财主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