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0章 制度
周瑜随后继续说道:“其实远不止如此,除了这防线的薄弱之外,那河北境内依然是存在着不少的隐患,还有那些反叛的势力!”



“为此,那曹操还不得不分出大量的军队,用来牵制那辽东的公孙度,还需要在抽出一些兵力来防备那乌桓鲜卑、威低匈奴等等。”



“虽然说现在曹魏看起来势头十分的凶猛,但是如果细看的话,这曹魏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内忧外患了,面对着这样的局势,曹魏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罢了!”



确实是这样的情况,那曹魏的的确确是拿不出太多的兵力南下。



曹家这一年的势力扩张的却是是有些太迅猛了,曹家的范围在这短短的一年之中,扩张的地盘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样快的速度也是因为那曹昂的良方,如果没有曹昂的话,曹操这个时候还不成什么气候。



虽然曹家的军事力量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长,最后上限肯定会远远高于袁绍数倍。



但就现在目前的情况来讲,这曹家的兵力规模在最近的一两年之内,并不会比全盛时期的袁绍更强大。



哪怕是全盛期的袁绍,他也无法应对这么多敌人的围剿。



所以说,现在的曹家根本就是限于危险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那袁绍的对外策略是拉拢匈奴、联盟乌桓,缓解来自游牧族的压力,对关中群雄尽力交好,对不接壤张鲁、刘表也不断造使外交。



袁绍虽然是想到了这样的事情,也几乎是完美的做到了。



但他依然是输给了曹操。



而现在曹操占领了那哀绍的地盘。



他代表的是朝廷,不可能对外过度缓蜻,因此内外的隐患都很大,而且还促成南方江东、荆州、益州联合。



因此周瑜说的没错,曹魏看似成了庞然大物。



其实目前防线太长,破绽依然很多、兵力根本不够用。



孙策问:“虽说如此,但据我所知,曹魏阵营人才济济,谋士如雨、名将如雨,更有曹昂的存在,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强化自身实力,公瑾你可有良策?”



周瑜说道:“为今之计,只能从两个方面入手,我们要尽可能促成益州、荆州、东吴的军事一体化,只有统一战线、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强的实力。”



“其次,我们要争取发拒更多的人才,曹魏之所以强大,只因人才济济,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我们江东五郡,以及益州、荆州之中,同样是人才济济。”



说白了就是整合资源然后提拔精英,只有最大限度优化团队才可能与强大的曹魏一决高下。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三家之间互有矛盾,而且也互相存在猜忌,外交斡旋方面,只能交给鲁肃。



荆州多才子,江东多英豪,即使是偏远的益州,也有很多猛士高人,孙策知道自己的弟弟孙权有识人之才,因此将寻觅人才的任务交给了他。



当确定好这些思路策略。



孙策带着团队赶到会盟地点与刘表、刘璋见面。



刘璋是一位虚胖的中年人,气场很弱,唯唯诺诺,一看就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家伙。



刘表是一位干癌的老者,双目深陷,目光阴沉,隐隐透着老枭般的锐利,此人如今日渐衰老,雄心壮志已经不在,但年轻时也是一位盖世豪雄,单枪匹马来到益州,白手起家,横扫群豪有了如今的地位。



看到仇人刘表,孙策心情可想而知。



不过想到周瑜嘱咐,他必须表现的自然,绝不能流产出仇恨,让刘表对自己心生忌惮。



接下来数日。



孙刘完成了会盟,几位大佬与各自团队,他们开始讨论抗曹的纲领。



而与此同时。



曹昂在长安城安抚百姓,当关中百姓得知大将军曹昂到来全都热泪盈眶、感激涕零、只觉拨云见日,苦难的日子终于到头,在他们的眼里,曹昂如同教星一般。



关中满目疮痪、百废待兴、必须重振,曹昂决定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便是从那军事上开始。



关拢地区依然盘踞着很多军阀势力、马贼流寇,从西面的河西凉州之地,不停有羌族、西凉叛军渡河袭扰,关中地区若不得安宁,又何谈恢复生产、重建呢?



随后那曹昂便任命了赵云为左将军,为朝廷镇守关中,率领军队专门负责打击流寇、叛军,以确保这个地方安全,同时招劳青壮,训练部队。



其次便是从那生产上改变。



关中如今有大量荒废土地为曹昂创造土地改革的机会,汉承秦制,土地实行私有化,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能有效的提高生产积极性,但兼并的现象是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愈演愈烈的。



如果这样一直下去的话,那就会导致贵族的地主拥有无数的良田,而那农民百姓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两汉土地私有化数百年,这种制度深入人心,东西南北中,尽是私有土地,最终成为社会毒瘤,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酷,间接导致大汉的灭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