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4章 殿试
中了贡士,接下来便是要等着殿试了。



殿试一般都是在三月举行,而且日期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固定的。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等。



大兴朝是有内阁的。



殿试的题目一般也是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



一般来说,贡士们只要正常发挥,名次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不过这一切也都说不准。



当今圣上刚刚登基的次年加开的恩科,便曾经将会试中的前三换了俩。



所以,一切还得看殿试时答出来的题目。



因为最终是由皇上定夺的。



所以学子们早就在私底下托了关系来打听皇上的喜好。



比如说,皇上喜欢什么样的字体?



再比如说,皇上喜欢引经据典,还是厌恶那些所谓的前人经验?



这些,都是学子们想要知道并且加以利用的。



而柳承恩自然也从关先生和江元丰那里知道了不少关于皇上的一些喜好。



比如说,柳承恩现在的字体,其实就是皇上所中意的。



字体偏方正,让人看一眼,便觉得风骨纯正,符合皇上的偏好。



再有,皇上喜欢看人引经据典,因为这能看出来对方是不是一个博学之人。



可是同样的,皇上又极其讨厌有人拿先人的一些事情来与他做比较,可以说是很矛盾了。



所以,殿试上无论是出什么题目,柳承恩都觉得自己应该先紧着皇上的喜好来。



就算是不能再往前挪名次了,可是至少是不能往下掉的。



保住二甲头名,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再进攻一甲的机会。



六年前,听闻皇上就将当时的会员给贬到了二甲的头名。



所以,就看自己殿试时的发挥了。



而先前被传地沸沸扬扬的几个夺魁的热门人选,竟然没有一个入了前十的。



最好的一个成绩也是在四十几名。



至于先前看不起柳承恩的那个王显仁,名次则是在一百名开外了。



若是殿试时再发挥不好,极有可能落得个同进士出身,那这脸可就丢大发了。



并不是说同进士不好。



只是同科的进士,会看不起同进士出身的,而且其它的人也会看不起。



因为同进士多了一个‘同’字,那就意味着学问还差了一些,算是勉强被录取的。



王显仁先前可是京城的举人中的佼佼者。



如今会试,却是得了个这样的名次,怕是回府后,有得受的了。



若是换了普通人家,只要是能中,那就已经是要烧香拜佛的了。



可是对于王家这样的大家族来说,只觉得王显仁是丢了王家的脸面。



可是会试已经参加了,那么,殿试就是务必要去的。



否则,那可是要被治罪的。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既然中了贡士,那便要准备殿试了。



苏锦绣一脸欣喜,根本就不求柳承恩的名次,能中就行。



最起码这官身是稳了。



接下来,就得为将来做准备了。



他们现在是两家人都暂住在了江家的别府中,这多有不便。



最起码,也是得分开住的。



可是在京城买宅子,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手里头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



柳承恩和安崇明为殿试做准备,而苏锦绣便拉着杨珊珊一起出门为租宅院做准备了。



大兴朝的规矩,殿试后中一甲者会当场派官,二甲、三甲则是在进行了朝考之后,会被分入不同的地方学习如何做官。



不管是柳承恩和安崇明中第几名,都是要暂时居住于京城的。



所以,苏锦绣才会拉着杨珊珊去看宅子。



手头上的银钱不够,若是租还好一些,起码不会离衙门太远。



可若是买的话,那他们估计只能买京城最外城的小宅院了。



“这几家都不错,嫂子以为如何?”



杨珊珊现在只觉得扬眉吐气了。



总算是苦尽甘来,没有白费了这么多年家中对夫君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