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长安城几日过去,一如往常。(—)
唯一的变化,是长安城外每日都有大量的百姓们,自发的齐聚在功德石旁边,一副愤愤然的模样,这里已经不需要锦衣卫的护卫,而且就算是锦衣卫,也无法靠近那块对百姓们而言是莫大功德,对于五姓七望而言是耻辱柱的十米高功德石。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房俊命化装成普通百姓的锦衣卫们,在长安城散布流言,导致长安百姓大怒,每有从五姓七望宗族府邸经过的百姓,都会情不自禁的朝着大门方向吐上一口唾沫星子。
甚至有拖家带口的过来参观,比如就有一对衣衫褴褛的夫妻带着已经打酱油的小男孩,指着陇西李氏的府邸大门,那位青年模样的男子语重心长教导道:“儿啊,记住这一家,以后你敢往他们家迈进一条腿,老爹我就把你的腿打折,听懂没有?”
懵懂的小男孩一听父亲要打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女子则揪着小男孩的耳朵,威胁道:“他们家的孩子,你也不许跟他们来往,不然为娘打烂你的屁股!”
小男孩哭的更狠了。
而那对夫妻则一脸得意洋洋,心中很是满意自己对儿子的悉心教导,心中期望着自家孩儿能像房俊那样,成为万民敬仰的大才,毕竟大家都在传房俊如今有这份才能,都是被当爹的宰相房玄龄从小打出来的。
房俊听到这消息,勃然大怒在长安镇抚司大发雷霆的吼叫道:“哪个王八蛋造谣生事,敢污蔑老子!”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眼看声望大跌380,几乎身败名裂惨遭遗臭万年的五姓七望宗族,却一个个府邸大门紧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和外事隔绝。
有些眼光高的人,却隐隐察觉出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暴风雪来临的前兆。
————
泾州。
李二站在营帐外,神色呆滞的望着一辆辆载满粮饷的货物开进军营,回过神来暗暗吃惊,房俊竟然把事办成了?
望着秦琼走过来,单膝跪地,李二连忙将他扶起来,上下打量着他,关心问候道:“叔宝,你伤势如何了?”
“托陛下洪福,已经好了。”
秦琼心中一暖,站起身抱拳笑着道。
“是托房俊那小子的福吧。”
李二笑着摇了摇头,旋即忍不住问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臣此次前来,便是向陛下说明原因。”
秦琼沉声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知给李二。
当听到房俊拿信函威胁五姓七望,房玄龄笑态可掬的脸刹那间黑了下来,听到五姓七望的名望在他手中跌下神坛,更是气的浑身发颤,连连骂道:“这个逆子,就不能消停些吗!老夫一日不在长安吗,他就天天惹是生非!”
“说的好像你能管住他。”
长孙无忌在一旁嗤笑一声,随即却神色凝重,在秦琼栩栩如生的讲解下,他眼前宛若出现了当时的景象,暗暗瞠目结舌。
李二脸色沉了下来:“长安反应如何?”
“臣来时,暂无反应。”
秦琼迟疑道:“五姓七望看样子认栽了。”
“如果他们能认栽,大唐早就不是现在这般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了。”
李二冷笑道:“指不定在那憋着坏水呢。”
“臣也以为如此。”
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房俊凶多吉少,五姓七望之反扑,也只有陛下能镇得住,长安城现在群龙无首,只有皇后娘娘和几位国公撑着,若是他们这时候出手,长安保不住房俊。”
房玄龄沉默着不说话,却也认同此话。
秦琼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房俊的修为之厉害,他和长孙无忌在屠龙卫营地见识过,但修为无敌于大唐,庙堂上却不吃这一套。
房俊心怀抱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目前羸弱的大唐,根本不可能。
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携手并进,方能一点点改变目前羸弱的状态,五姓七望他们这次要做的,恐怕就是让房俊在长安,在朝廷上无立锥之地,远离庙堂,对于一个心怀抱负的人而言,这样的结果无疑生不如死。
所以他不惜一切,也要赶来泾州。
“泾州离不开朕。”
李二神色阴晴不定,吐字道:“罗艺几次三番派兵挑衅,在此地掣肘,北方草原上颉利又动作频频,随时可能南下,这个时候朕无论如何也要留在泾州,长孙无忌,这次要你替朕跑一趟了。”
“臣领旨。”
长孙无忌作揖道:“请陛下口谕。”
“房俊此次做的不错。”
李二眼眸中掠过一抹赞赏,语气不急不缓道:“从长安运来的粮饷,青盐,暂且能稳住泾州目前的形势,朕答应过他,此次事成者授册封伯,不成便封开国县男,此次你回往长安,与观音婢说一声,册封仪式就由她来主持,以皇后之尊封房俊为——兴武伯,封地武功县境内,食邑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