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十八章:亦师亦友
老城隍这般说,但也不过是玩笑话,最后还是给了银子。



他倒是觉得眼前这个妖怪,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不好相处,也并没什么反感的地方。



陈先生也不爱兜圈子,是个直爽人,有什么说什么,也对老城隍的胃口,不过碎银几两,他也没什么舍不得的。



但心头有道坎却是始终过不去的。



陈九提着酒离开了酒肆,人少之时便收进了袖中,老城隍见了直夸先生好本事,袖中可藏万物。



这法子像是袖里乾坤,但却也只能收些小东西,活的东西也收不得,不如传说中的那般袖中成一界,也是闲暇时候琢磨出来的东西,算不得什么大本事。



而后陈九又买了些笔墨一同收了起来,银子最后自然是老城隍付的。



陈九寻思着总花人银子也不对,于是便带着老城隍来了这处茶楼。



老城隍看着眼前的茶水,瞪着眼眸说道:“先生不会就请老夫喝杯茶水吧?”



“茶不好吗?”陈九只是说道。



老城隍也只能无奈摇头,他也早该想到先生这般‘大方’。



狐九蹲在了桌上,抬起头看向了茶楼外,街上是人来人往,小狐狸似乎很喜欢这样热闹的场面,看的有些愣神。



酒安坊的酒不差,茶亦是如此,同样清香淡雅,在这般寒冬腊月喝上杯热茶也不觉得天有多冷了。



老城隍手中捻着茶杯,视线却是飘向了茶楼外。



商贩们的吆喝声不曾停歇,街上有小孩打闹嬉戏,正午的艳阳落在街边的石阶上,打闹的孩童们脸上洋溢着笑意,是那般的祥和安宁。



“酒安坊比起从前,多了不少烟火气。”



老城隍抿了口茶水,看着眼前的一幕幕,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日子只会越来越好。”陈九说道。



“先生此话在理。”老城隍点头说道。



边陲小城虽不繁华,没有那烟柳之地,亦没有鼎沸人声,但这里的人过得安宁祥和。



“多年前这儿是什么样的?”陈九问道。



老城隍摇头说道:“街上见不到孩童,路边也没那么多歇息的行人,求一口温饱都难。”



“那时候是苦了些。”



“那时候的人们活得艰难,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吃饱饭,哪还有别的想法,也得益于大乾越来越昌盛,不然也不会有如今的场景。”



老城隍放下茶杯,又说道:“先生久居重山,想来也未曾在大乾境内走动过吧,百年前战乱的时候,整个大乾境内民不聊生,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人命甚至不如半碗米贵。”



话虽如此,但老城隍见了如今祥和的酒安坊,仍旧忍不住感叹一声:“这百年来,老夫也是看着这儿一点点好起来的。”



看着看着,老城隍有些出神。



“酒安坊能有如今这般模样,老城隍不也出了一份力吗。”



“这又算得了什么。”老城隍却也没觉得自己做了些什么。



酒安坊能好起来全都是因为这儿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他这位老城隍多数时候都只是看着。



看着眼前的事物一点点好起来,他也很是欣慰。



“不说这些了,老夫看得多了,想的也就多了,先生莫要见怪才是。”



老城隍袖子一摆,他也不过是唠叨两句,摆摆手之间,也就忘了,要是记事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无碍的。”



陈九抿了口茶水,老城隍也算是看遍了人间疾苦,身为城隍庇护千家万户,什么事都看过一些,若是真那般多愁善感,他也做不了这么久的城隍。



但也要记得初心才是,老城隍也一直没忘。



“老城隍之前说如今还存有一些古籍?”陈九出声问道。



“都是此前留下的东西。”老城隍说道:“老夫还以为先生不感兴趣。”



“那倒不是,若是有的话,陈某也想借阅一番。”



“自然是没问题。”老城隍也不吝啬。



那些古书也只不过是记载了一些事迹,城隍庙宇屹立如此之久,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留下一些。



其中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也没人说的准。



“那便多谢了。”陈九拱手说道。



“先生客气了。”老城隍这般说道:“先生虽为妖物,但却又没有妖物的戾气,顺应天道而行,倒是老夫此前多有得罪。”



“哪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陈某也不在意。”



“先生高义。”



老城隍以茶作酒,敬了陈九一杯。



陈九端起茶来,同饮此杯。



从认识之初,二者之间本就存在隔阂,鬼神与妖本就是这世间特殊的存在,恩怨化解,也不过是在茶水之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