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课了!
想当初,无知的咸鱼,很喜欢对某一事只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片面理解、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想法,就敢去评头论足、夸夸其谈......



完全不会运用自个的生锈大脑,去举一反三,再加以论断。



这可不是养三只、四只鸡(鸭),多少数量的问题!



时下的农村公社,除了某些个脱产肝部(脱离生产劳动),和专职于某个职业的人,像为村子打铁的、村上小学教书的等等,还有不愿劳动、自谋生路之人,其他人都是要上山下地,辛苦劳动的!



到农忙之际,村民专职农活。



而到了农闲之时,老百姓要做的事,可就多了...



比如修葺河道、开挖水库、军事训练、村里大小琐事...



每日干完活回来,人人都是精疲力尽,有时劳累得连晚饭都不想做、不想吃!



而广袤山村里的人民群众,偶尔化解苦闷的休闲消遣,不过是上公社里赶集,看下露天大电影,围观出嫁的新媳妇,这些而已。



如此,假如村上的每家每户,下工回来后还要喂养家里的一大群鸡鸭鹅(家畜的食物来源先不提),何来源源不断的充足精力?!



村民都不是铁打的身子!



这般的话,小农经济意识刻印在脑海里的社员们,势必最终会在为集体工作干活的时候,找点机会磨洋工......



到那时,不用人强行解散,还没整体迈进机械化农业时代的农村公社,就要提前说拜拜了...



到那时,一盘盘各自为政、自扫自雪的散沙,抵挡得了时代的各种冲击浪潮么?!



浪花袭来,一片躺平!



......



......



“康老师!”



“康组长!”



从几片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氛围的王家离开后,在朦胧月光下显得有些眉清目秀的康思杰,在人民群众的热情招呼声中,慢腾腾地走入了村里,早已准备好了的临时课堂。



梁家庄的晚间启蒙课堂,将要开课了。



“人都来齐了吧?”将堂下济济一堂的众人,主要是小孩群体,扫视完半圈后,康思杰点头笑道:“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一声令下,蹲坐在板凳上的小孩们,十分自觉地翻开了双腿上平铺的作业簿。



“ɑ、b、c、d、e、f、ɡ、h、i、j...今天我们学习的拼音字母是...”领读完之前学过的字母,又看了下摆在桌上的笔记本,康思杰便在身后木桌斜架着的石板上,用白色粉笔,在字母表后面写下了一个大大的“k”。



“先一竖,再上提,下提...k...”康思杰将新字母,在石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了出来。



渴望知识的小孩们,忙在自己的本子上,跟着描写。



“k...”又领读几遍字母的康思杰,笑道:“今天要学的字...就是科学的科字!”



“先一撇,一撇一横,一撇一横一竖,一撇一横一竖...这下面一撇...”吃饱喝足有耐心的康老师,蹲下身子,伸手往上,把一个“科”字,在石板上字母的下一行,逐步分解开来。



以便大部分没有基础的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书写。



“k科e鹅,ke科是第一声,...科字,是由左边的禾字部首,和右边的斗字,组成的...”



接着,咸鱼将与“科”字有关联的六个字“禾、斗、学、咳、渴、刻”,都一笔一划地瞄写了一遍。



但,后面三个字,只是辅助认字,不作详解。



就着屋内桌上两盏油灯散发出来的微亮光晕,不住抬头低头的小娃娃们,勤快地在本子上,笨拙地用铅笔刻画着新得到的知识。



“...,按照旧例,后面一排的娃娃们,先上来!”咸鱼安排道。



一群乖巧的小孩,听话地顺序上来了。



其中一人,脸色流露出有些难抑的激动。



摆出一本新华字典上桌面的康思杰,指着一人笑道:“轮到你了吧!”



羞涩的小姑娘微微挪嘴,一双明亮的眼睛,照耀着无动于衷的咸鱼。



“开始吧!”轻拍了两下桌面的康思杰,给予了一点点鼓励。



“嗯!”小姑娘像是放不开地应了一声,随即,轻颤的小手,翻开了眼下厚厚的新华字典。



这是,让一群小娃娃,通过字典,亲手查阅刚学到的新字。



当然,时间有限,则是让人,轮着来(查阅字典)。



小女孩轻轻拨动着厚厚字典页面,翻来覆去,像是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



惹得旁边的一群焦急小伙伴,不停出声,好心提醒。



在椅子上端坐着的咸鱼,双目威严注视下,替人心急得想要自己动手的小孩子,自是不敢加以造次。



待小姑娘通过拼音和部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